微信快讯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微信快讯

【680期】胡紫桂书法作品欣赏

点击数:11172018-02-28 15:49:05

艺术简介


     胡紫桂,自号古铁,现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、秘书长,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。系中国书协第五届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,第六届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,第七届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副秘书长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、民进中央开明书画院理事,国家二级美术师。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,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,全国“七十年代书家”艺委会委员,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兼职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、湖南省“三百工程”文艺人才。

曾获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——中国书法“兰亭奖”创作提名奖等、首届中国书法小作品大赛金奖、第二届流行书风展铜奖以及八届中青展、八届全国展、二、三届流行书风展等重要展览数十余次。

    2016年,获得由青少年书法报社主办“全国十大青年书法家”称号 。

策划、主编过书法、美术专业类图书三百余种;策划、主编或责编的国家十一五、十二五、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有《吴冠中全集》(10卷)、《何绍基书法全集》(6卷)、《简牍帛书书法全集》(10卷)、《鲁迅藏中国现代版画全集》(5卷)、《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》(5卷)、《林散之书法全集》(8卷)、《艺术中国》(6卷)等。其中,《吴冠中全集》获金牛奖金奖,《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》获中国政府出版奖(政府出版最高奖)、中华优秀出版物奖。


图文欣赏 


胡紫桂的沥血之勇

作者丨邹建平

胡紫桂书法作品行书《古诗二首》(35cm×136cm,2014年)

在我曾经供职的湖南美术出版社,有两个编辑曾将中国书法演绎到极致。年长者为孙平,年轻者为胡紫桂。他俩都用中国书法元素创作作品,并使之成为今天艺术中具有创造性的话题和事件。年长者孙平,作品《不知道》,由女性特殊部位执笔,改写传统书写方式,挑战权威既定法则;少壮者胡紫桂,披心沥血,直凭血气之勇,用512毫升O型血,大笔书就“汶川"之勛。本文主要论证少壮派胡紫柱。

胡紫桂草书横批作品(34×136cm)

2009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,在北京798艺术园区,着白色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在胡紫桂的授意下,用超大型针筒从盘腿而坐的胡的手臂静脉中抽取暗红色血液4000毫升,然后添加适量的抗凝剂,掺入80毫升从四川汶川取来的清水。失血过多的胡紫桂稍做调整,服下一杯盐水,凝神聚气,以血代墨,舞动一杆巨大的斗笔,饱蘸自己的热血,疾书“汶川”二字。血气弥漫,腥臊味扑鼻而来,颠覆了上千年来中国书法作品那温柔优雅的传统审美情趣。死亡、恐惧、冷峻、痛苦的气息顿时令人窒息,现场震撼着普通大众的视觉心理。书法家凭借书法和身体的血色观照,甚至是一种极限场景下的身体体验,去祭奠、纪念一年前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同胞和那些遭受厄运的魂灵。

胡紫桂草书横批作品(56×230cm)

胡紫桂用自我祭献的方式,去反诘、拷问现世假书法艺术之名的现象,唤醒现实中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物质世界的都市男女。

12年前,胡紫桂初到湖南美术出版社时的模样我记忆犹新:长发披肩,盖膝的深色风衣,浅色长裤下穿一双铮亮的黑色皮鞋,言辞谨慎而面部表情略显腼腆,一副流行的文艺青年装扮,见面后即递上一本“胡紫桂”书法作品小册子。观其作品,那时他的书风任性而奔逸,似浅醉行路,结体峻朗而劲峭。落款笔名“古铁”,推荐人张青渠先生特意告诉我,胡紫桂曾获“兰亭奖”提名。

胡紫桂草书横批作品(56×210cm) 

我和胡紫桂开始了十余年的交往。

出版工作者与书法家在职能上有很大差异。前者要有鉴别和筹谋之能力,后者需要天资和智慧。胡紫桂在两者之间兼容并蓄而游刃有余。他凭其血性拼搏、勤勉厚学、沉着实、恪守传统而又勇于创新,迅速地在美术出版领域找到其角色和位置。

胡紫桂传统书法作品草书条幅(138×40cm)

美术出版社之中的书法是一个边缘板块,原是个冷门。整合传统出版需要火眼金睛和脚踏实地的作风。胡紫桂原在家乡的火电厂当过锅炉工,后到京城“今日美术馆官”打工兼职,微薄的出身和底层的人文经验,使他行事做人都务实尽责,到出版社没多长时间,他便将书法读物做得风生水起,到后来成立书法图书事业部,他任主任之职,其出版码洋也是逐年翻番。

胡紫桂书法作品篆书条幅(240×68cm) 

值得一提的是,2005至27年,我和他曾在一起做《吴冠中全集》,对于现当代美术领域,胡紫桂原本生疏,但他执事之后就能以极高的悟性和饱满的热情进入,凭其谦逊的态度和满脸堆笑、热情洋溢的表达方式,马上得到吴冠中先生、吴冠中先生长子吴可雨先生、全集学术主编水天中、刘晓纯诸先生以及其他分卷主编的认可,在长达三年的编辑工作中,他在通联、组稿、公关、统筹和分卷立项各方面都积极投入,使其在美术界建立了丰富的人脉,并获得了运作重点图书的重要经验,为自己在未来的美术图书出版领域开拓了一片蔚蓝的天空。

胡紫桂书法作品小楷扇面(38x68cm) 

悉数近年来胡紫桂的出版成果,可说是琳琅满目、大编小制、书画蕴德、礼乐怡情,如“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”系列、《中国书法史》、《书法新论》、《从创作到临摹》、《鲁迅藏版画全集》、《何绍基全集》(即将出版)以及上文提到的《吴冠中全集》等,都有其伏案劳作的辛勤身影。

胡紫桂非名门出身,他继承了湘西人剽悍与豪放、纯朴和善良之性情。其实在他貌似厚的神情之中,蕴含着雄强豪放、浪漫张扬的气质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胡紫桂的忘形之处——将一个体重远超过他的大个子扛在肩头旋转;日常生活中的造型在生猛之外,作为书法艺术家的胡紫桂比别人要多一份夸张或癫狂。此种放浪形骸是对规范礼制的挣脱和蔑视。前面已写到胡紫桂以血为墨。在传统经典之中,他善秦篆、汉隶、小楷经文、章草,特别是“二王”草书,在流变中,我们看到一个激情飞舞的孤独舞者,只有在得意忘形之后才能如斯放纵,如斯桀傲不驯。著名书法家王镛把胡紫桂的学术界定为“行草书一气贯成,流畅雅润”,而生活中那个生猛鲜活的胡紫桂,只有在与他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,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。

今日书坛,万千纷呈,由于现代生活的参与而兴起的流行风,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缘乱。书法结体和空间关系的转换,抽象表现主义的进入,让一个个汉字成为游戏中破碎的方块。胡紫桂幸逢这个承前启后的时代,他保持着冷静和散淡从容,与每一个激情革命者都有着亲密的接触,并将这种收获与本省青年书法家共享,使其朋友既情投意和又兴趣一致地投身于书法现代化的试验中。

胡紫桂近期作品,试图摆脱过去那铁丝般运笔纠缠中的行草趋向,结合抽象化和水墨因素,寻求新的视觉支撑。这种形式的转换涉及现代主义和中国书法艺术在今天的关系,汉字书写促使实用转向欣赏,是坚持表象还是抽象,这是胡紫桂近期的心结,也是所有走向现代主义的书法家面临的问题焦点。从现代主义的历程以及书写的角度来看,一个年轻的书法艺术家,如果没有对传统书法下过功夫,也没有对西方抽象主义、立体主义或解构主义、超现实主义有所了解,仅凭自我意识“随意书写”,或许是毫无艺术价值而言的。此点紫桂懂得

经历过顛沛流离,经历过苦难坎坷,将鬓发剃去,胡紫桂步履稳重从容,思想也趋于沉稳成熟,他将血性净化成心智,貌方而实圆,峻厉而不失愍朴。现当代空间尽管狼烟四起。但仍不失宽和面气象万千。

(2016年6月7日于长沙浏阳河艺术园区。)

(作者系湖南省美协副主席、原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)

 


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