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天地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文学天地

余德泉《对联通》|附录 题款习惯用语(下)

点击数:7932017-04-20 17:31:00

         余德泉,四川叙永县人。1941年生。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。中南大学教授,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,中南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领衔导师,我国首位对联学研究生导师,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,湖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,湖南省文史馆馆员,民盟湖南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兼湖南民盟书画院院长,湖南省湘江书画院院长,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,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。主要著作有《语文四品》《笑话里外观》《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》《诗律、词律、曲律和联律》(《古代汉语》中的四章)《对联纵横谈》《中国长联三百三》《天下名联》《对联通》《对联格律  对联谱》《得月斋联稿》《余教授教对联》《古今绝妙对联汇赏》《古今茶文化对联观止》《余德泉诗联新稿》《余德泉对联文论》《简明书法教程》《章草大典》《章草传帖》《章草论语》《余德泉章草论语》《余德泉书自撰作品集》和《余德泉诗联书法新集》等。主编有《书法通》《清十大名家对联集》《湖南楹联》等。其理论成果和学术活动多具有开拓性意义。长于章草、隶书、行书、帛书、楚简等多种书体。先后五次在长沙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,其中一次展出用八个民族九种文字书写的对联。曾应邀到台湾淡江大学、澳门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讲授楹联与书法。2007年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奖第一名。



附录 题款习惯用语(下)

文/余德泉



    纪月

  一月。又称正月、征月(秦始皇讳“政”,读“正”如“征”,故亦写作“征”)、端月(《史记》司马贞“索引”,言秦避始皇赢政讳,故云正月为端月)、初月(王羲之父名正,因避讳,故以“初月”代“正月”)、泰月(《易·泰》:“天地交,泰。”正月由冬交春,故称泰月)、陬月(《尔雅·释天》:“正月为陬,二月为如,三月为寎(bǐng),四月为余,五月为皋,六月为且,七月为相,八月为壮,九月为玄。十月为阳,十一月为辜,十二月为涂。”郝疏:陬,陬訾,星名,即营室东壁。正月日在营室,日月会于陬訾,故称正月为陬月,且以“孟陬”为名)、三微月(古历周以十一月、殷以十二月、夏以正月为年始,称三正。此时万物微而未著,故又称三微)、十三月(《春秋六命芭》有“夏人以十三月为正”之语,故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注云:“十三月,今正月也。”)、寅月(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,并以通常冬至所在之十一月配子,十二月配丑,夏历正月正好配寅,故正月为寅月。以此类推,则二月为卯,三月为辰,四月为巳,五月为午,六月为未,七月为申,八月为酉,九月为戌,十月为亥)、三之日(《诗经·七月》周夏两历并用,夏历正月,为周历三月,《七月》称“三之日”,又将夏历十二月称“二之日”,十一月称“一之日”,还将二月称“四之日”)、孟春(孟有始义,仲有中义,季有末义,古人以孟、仲、季配每季中的三个月,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:孟春、仲春、季春,孟夏、仲夏、季夏,孟秋、仲秋、季秋,孟冬、仲冬、季冬)、首春(梁元帝《纂要》[下称《纂要》]:“孟春曰首春。”与首春相配有中春[二月]、末春[三月],首夏[四月]、中夏[五月]、末夏 [六月],首秋[七月]、中秋[八月]、末秋[九月],首冬[十月]、中冬[十一月]、末冬[十二月])、肇春(肇有始义、正义,故正月称肇春,亦称肇岁)、端春(端,始也。春始即正月)、早春(《纂要》:“孟春曰早春。”)、上春(《纂要》:“正月孟春,……亦曰上春。”)、春王(《春秋》体例,鲁十二公之元年,均应书“春王正月公即位”,有些地方因故不书“正月”,后遂以“春王”代之)、春孟(犹孟春)、春正(语出《春秋·桓公三年》“春正月”一语)、孟阳(《纂要》:“正月孟春,亦曰孟阳。”)、初阳(犹孟阳)、首阳(犹孟阳)、新正(谓新年之正月。唐时已有此称。亦指元旦)、开岁(即岁首,故用称正月)、献岁(进入新年,故用称正月)、首岁(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注:“首岁,岁之初首,谓正月也。”)、正岁(《周礼·是官·小宰》“正岁”注:“谓夏之正月。”)、肇岁(见“肇春”)、孟陬(见“陬月”)、太簇(本乐管名,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配纪年,谓“孟春之月,律中太簇;仲春之月,律中夹钟”等等。于是又以十二律名称十二个月。依次为:太簇[一月],夹钟[二月],姑洗[三月],中吕[四月],蕤宾[五月],林钟[六月],夷则[七月],南吕[八月],无射[九月],应钟[十月],黄钟[十一月],大吕[十二月]等)、王春(即“春王”)。

  二月。又称如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:“如者随从之义。万物相随而出,如如然也。”)、丽月(《昭明太子集》“夹钟二月”条有“花明丽月”之语,故以丽月称二月)、桃月(《汉语大词典》:“农历二月的别名。”)、桃李月(因二月桃李花开而来。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:“昭阳桃花月,罗绮自相亲。”)、建卯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中春(见一月“首春”,中读zhòng)、半春(二月为春之半。戴复古《谢王使君送旅费》:“如何残腊月,已似半春天。”)、兔月(二月建卯,卯属兔,故称。黄庭坚《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》诗:“兔月葵花不足论。”)、酣春(犹盛春。李贺《河南府试十月乐词·二月》:“劳劳莺雁怨三春。”)、杏月(因二月杏花开放而来。清黄清原《婚姻·祝寿·庆贺·丧祭范典》:“杏月正芳辰。”)、卯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仲春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仲阳(《纂要》:“二月仲春,一曰仲阳。”)、河魁、天魁(见一月“登明”)、竹秋(明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时令》:“二月为竹秋。”)、四之日(见一月“三之日”)、夹钟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三月。又称寎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寎,又作窉,丙也。《广韵》:“三月阳气盛,物皆炳然也。”)、蚕月(《诗集传》:三月为“治蚕之月”,故称蚕月)、秧月(三月为插秧季节,故称)、契月(契,通禊,古人三月有禊饮之事,故称)、辰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辰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季春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晚春、暮春、末春(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杪春(犹末春。杪即末义,故以“杪春”称三月,“杪夏”称六月,“杪秋”称九月,“杪冬”称十二月)、小清明(清周亮工《闽小记》:“三月为小清明,八月为大清明。”)、花见月(因三月百花盛开而来)、樱序、樱笋时(《能改斋漫录·方物》韩致光《湖南食含桃》诗注:“秦中谓三月为樱笋时。”其时樱桃、春笋上市)、雩风(《论语·先进》有暮春时节“风乎舞雩”之说,称三月为“雩风”本此)、桃浪(《韩诗外传》即称三月为“桃花水之时”。杜甫《春水》诗有“三月桃花浪”句,“桃浪”,乃“桃花浪”省语)、姑洗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四月。又称梅月(因初夏江南梅子黄熟且多梅雨而得名)、阴月(《西京杂俎》五:“四月阳虽用事,而阳不独存,此月纯阳疑于无阴,故亦谓之阴月。”)、乏月(《四时纂要》:“四月也,是谓乏月,冬谷既尽,宿麦未登,宜振乏绝,救肌穷。”意由青黄不接而来)、麦月(四月为麦收季节,故又称麦月、麦秋、麦候)、乾月(见一月“泰月”)、余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《诗·小明》正义引李巡曰:“四月万物皆生枝叶,故曰余。余,舒也。”)、清和(本指暮春初夏天气,后多作四月的别称)、巳月(见一月 “寅月”)、孟夏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首夏(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初夏(来源与“初春”同)、早夏(犹初夏)、梅夏(同“梅月”)、槐夏(因四月槐花开放而得名)、惟夏(傅玄《述夏赋》云:又称“正阳”)、正阳(见“惟夏”)、麦秋(见“麦月”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孟夏麦秋至。”)、麦候(见“麦月”)、仲侣(见一月 “太簇”)等。

  五月。又称皋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皋,同高。谓五月阴生,欲自下而上,故称皋月)、蒲月(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,并用以浸酒,谓可辟邪,故称蒲月,又称蒲节)、榴月(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。韩愈《题张十一旅舍三咏》诗云:“五月榴花照眼明,枝间时见子初成。”)、恶月(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。《太平御览》二二东汉董勋《问礼俗》:“五月俗称恶月。”)、午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午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仲夏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中夏(即仲夏。中,读如仲。再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蒲节(见 “蒲月”)、小刑(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阴生于午,故五月为小刑。”午,通五)、鸣蜩(《诗·七月》有“五月鸣啁”之语)、蕤宾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六月。又称荷月(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)、伏月(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。三伏的时间主要在六月,故称六月为伏月。因伏天气候非常炎热,故又称六月为暑月)、暑月(见“伏月”)、且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:且,行不进也。“六月阴渐起,欲遂上,畏阳,犹行不进也。”故称且月)、焦月(《尔雅》:“且月”一作“焦月”,因六月盛热,故曰焦)、建未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小吉(见一月“登明”)、荔红(因六月荔枝红熟而得名)、未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季夏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晚夏(六月在夏之末,故称)、暮夏(犹晚夏)、末夏(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杪夏(犹末夏。再见三月“杪春”)、溽暑(《礼记·月令》谓为季夏的气候,后即以称六月)、林钟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七月。又称相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:“相者,导也。三阴势已成,遂导引而上也。”)、凉月(《纂要》:“七月曰首秋、初秋、上秋、肇秋、兰秋、凉月”)、否月(见一月“泰月”)、巧月、巧秋(因七月七日晚有乞巧故事而来)、兰月(《事物异名录》:“七月为兰月。”)、瓜月、瓜时(《诗·七月》有“七月食瓜”句,故称七月为“瓜月”、“瓜时”)、申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申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孟秋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新秋(七月为秋之始,故为新秋)、初秋(见“凉月”)、上秋(见 “凉月”)、肇秋(见“凉月”)、首秋(见“凉月”,再见一月 “首春”)、首旻(犹首秋。旻,秋也)、早秋(犹“初秋”)、兰秋(见“凉月”)、火逝(本指七月火退,亦用指七月)、河鼓宵明(河鼓,牵牛星。宵明时乃七月也)、初商(商,五音之一,属秋。故七月又称初商,八月又称仲商,九月又称暮商、杪商、季商)、夷则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八月。又称桂月、桂秋(因八月桂花开放而得名)、壮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:“壮,太也。八月阴大盛。”故称壮月)、获月(《诗·七月》有“八月其获”句,由此而来)、酉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酉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仲秋(见一月 “孟春”)、中秋(犹“仲秋”。中,读如仲)、正秋(《易·说》孔疏:“斗柄指西,是正秋八月。”)、秋半(半月居秋之半)、大清明(见三月“小清明”)、仲商(见七月“初商”)、南侣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  九月。又称菊月、菊秋(《礼记·月令·季秋之月》:“菊有黄花。”故称九月为菊月、菊秋)、玄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引李巡等云:九月万物毕尽,阴气侵寒,其色皆黑。故称玄月)、朽月(四川夔州一带九月多雨,物易朽坏,故名。宋黄仁杰《夔州苦雨》有“九月不虚为朽月”句)、戌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戌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剥月(见一月“泰月”)、季秋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晚秋(犹季秋,与“早秋”对)、暮秋(犹晚秋)、末秋(犹暮秋,再见一月“首被”)、杪秋(见三月“杪春”)、穷秋(鲍照《白纻歌》有“容秋九月荷叶黄”句。穷秋,秋尽之时也,故为九月之称)、杪商(见七月“初商”)、暮商(亦作商暮,见七月“初商”)、霜月、霜辰(因九月下霜而来)、太冲(见一月“登明”)、授衣(由《诗·七月》“九月授衣”句而来)、季商(见七月“初商”)、无射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
  十月。又称小春、小春月、小阳春(谓十月不寒,有如初春。亦有说八月为小春者)、良月(《左传·庄公十六年》:“公父定叔出奔卫,(郑伯)三年而复之,……使以十月入,曰:‘良月也,就盈数焉。’”后遂称十月为良月)、阳月(见一月 “陬月”。《诗》郑笺谓十月为“坤用事,嫌于无阳,故以名此月为阳”)、坤月(见一月“泰月”)、亥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建亥(见一月“建寅”)、孟冬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初冬(犹孟冬)、上冬(犹孟冬。谢灵运《游岭门山》诗有“协以上冬月”句)、开冬(犹初冬。南朝颜延之《应诏观北湖田收》诗有“开冬眷徂物”句,开冬即指初冬)、寒孟(犹“孟冬”)、应钟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
  十一月。又称冬月(古有“十冬腊月”之说,是冬月乃十一月也。今四川等地仍称十一月为冬月,十二月为腊月)、畅月(见《礼记·月令·仲冬之月》。注训畅为充。疏谓十一月为充实之月,故称畅月。清俞樾谓畅当为畼,十一月太阴用事,万物未生,是即畼义)、辜月(见一月“陬月”。郝疏:“辜者,故也。十一月阳生,欲革故取新也。”)、子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复月(见一月“泰月”)、龙潜月(《抱朴子》:“十一月为龙潜之月。”)、仲冬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中冬(即仲冬。中,读如仲。再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一之日(见一月“三之日”)、黄钟(见一月“太簇”)等。


  十二月。又称腊月、腊冬、冬腊、岁腊(腊,亦作臈,岁终祭众神之名,故称十二月为腊月,腊冬。再见十一月“冬月”)、除月(《纂要》:“十二月季冬,亦日暮冬,杪冬,除月,暮节,暮岁,穷稔,穷纪。”)、涂月(犹除月。涂,音除。再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严月(《事物异名录·岁时》“严月,季冬之月也。”)、荼月(犹除月。除,亦作荼)、嘉平(本殷代对十二月的称呼。秦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,又“更名腊曰嘉平”)、丑月(见一月“寅月”)、季冬(见一月“孟春”)、暮岁、暮节、暮冬(见“除月”)、末冬(犹暮冬。再见一月“首春”)、杪冬(见三月“杪春”,再见“除月”)、腊冬(见“腊月”)、星回(星宿回复原位,一年将终。《礼记·月令》谓为季冬之象,故用称十二月)、神后(见一月“登明”)、穷稔(见“除月”。穷,尽也。稔,年也。穷稔,即年尽之意)、穷纪(见“除月”。古以一年为一纪,十二月为年终之月,故曰穷纪)、清祀(本腊祭名,亦指腊月)、二之日(见一月“三之日”)、大吕(见一月 “太簇”)等。


  上述月令,在书联时,如未含“月”字者,其后可加“之月”一字。如“端春之月”、“鸣啁之月”。












纪日






  正月初一。又称元旦(南朝萧子云《介推》诗有“四气新元旦”句。《梦粱录·五月》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,俗呼为新年。”)、元日(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于是孟春元日,群侯旁戾”。 “元日”本为吉日,自《东京赋》始,相沿以称正月初一)、元辰(本指吉日。晋庾阐《扬都赋》有“岁惟元辰,阴阳代纪”句,后即指正月初一)、元正(汉崔瑗《三子玟铭》有元正上日,百福孔灵”句,后即以“元正”指正月初一)、元朔(唐李适《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》有“献岁观元朔”句,“献岁”为正月别称,后即以“元朔”指正月初一)、元春(北齐《元会太享歌皇夏辞》有“展礼肆乐,协此元春”句,后即以“元春”指正月初一)、正朔(一年的第一天)、三朝(朝,读zhao。正月初一,为岁、月、日之始,故称“三朝”)、三元(隋杜台卿《玉烛宝典》:“正月为端月,其一日为元日,……亦云三元。”元,首也。三元,指岁之元,时之元,月之元)、春元(见《宋史·乐志十四》)、正旦(出自《列子·说符》“正旦放生”句)、春旦(出自庾信《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》诗)、开正(出自丁仙芝《京中守岁》诗“开正献岁酒”句)、月吉(本指每月初一,亦指正月初一)、履端(出自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“先王之正时也,履端于始”句)、端日(韩鄂《岁华纪丽》卷一,谓正月初一为“八节之端”,胡震亨注“端日”)等。


  正月初二。又称履端二日(见正月初一“履端”)等。


  正月初三。又称天庆节(宋大中祥符元年,“诏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)、小年朝(《岁时佳节记趣》:“正月初三又叫‘小年朝’。”)


  正月初七。又称灵辰(唐李峤诗有“七日最灵辰”句。故后以“灵辰”指正月初七)等。


  正月初八。又称谷日、答诞(俗以正月初八为谷日,并据该日天气占卜当年的丰歉,亦作谷诞)。


  正月十五。又称上元(《五杂俎》谓《道经》以正月十五为上元,七月十五为中元,十月十五为下元)、元宵(本指正月十五日晚上,后亦用称正月十五)、元夕(同“元宵”)、灯节(因正月十五日夜必放灯而来)等。


  二月初一。又称中和节(唐德宗贞元五年,下诏废止正月晦日之节,以二月初一为“中和节”)等。


  二月十二。又称花朝(王力《古代汉语》又谓“花朝”是二月十五)、百花生日等。


  二月十五。又称春中(春季三个月,此日正好一半)、中春(犹“春中”)等。


  二月十六。又称长春节(因宋太祖生于此日。为建隆元年所定)等。


  三月初三。又称重三(月为三,日亦为三)、元巳(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于是暮春之禊,元巳之辰。”元巳初指三月第一个上巳日,后专指三月三日)、上巳(本指三月上旬之巳日。古人于此日有修禊——临水以祓除不祥的习俗,自魏以后,此举定在三月三日,而仍沿用“上巳”的名称)、三巳(本指三月之上巳日,魏以后专指三月初三。晋王廙《洛都赋》:“若乃暮春嘉,三巳之辰。”)、上除(因上巳日临水祓除不祥之俗,故三月初三又称“上除”)、禊日(见“上巳”)、修禊日(即禊日)等。


  四月初三。又称展上巳(展,延伸)等。


  四月初八。又称浴佛节(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荆楚以四月八日,诸寺香汤浴佛,共作龙华会,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。”我国以为四月八日是佛之生日)等。


  四月十九。又称浣花日(因蜀人于每年四月十九日游宴于成都浣花而来)、浣花天(同“浣花日”)等。


  五月初一。又称端一(元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:“京师市廛人,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,初二日为端二,数以至五日谓之端五。”等。


  五月初二。又称端二(见五月初一“端一”)等。


  五月初三。又称端三(见五月初一“端一”)等。


  五月初四。又称端四(见五月初一“端一”)等。


  五月初五。又称端五(见五月初一“端一”)、端午(犹 “端五”。午、五二字古通。又唐玄宗八月五日生,以其日为千秋节,张说上《太衍历事》称为“端午”,宋璟《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》也有“月惟仲秋,日在端午”句,后每月初五皆可称端午。《岁时杂记》:端午指五月初五日,又称“端阳”、 “重五”和“重午”)、端阳(《月令广义》:“五月初五日端阳。”)、重五(月为五,日也为五)、重午(即“重五”)、蒲节(因端午有挂菖蒲避邪的习俗而得名)、天中节(唐宋以来,以五月初五为“天中节”,亦称“浴兰令节”。《梦梁录》卷三“五月”条有载。《岁时广记》云:“五月五日,乃符天数也,午时为天中节。”后因以作端午节的别称)、浴兰令节(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有“浴兰汤兮沐芳”句。《大戴礼·夏小正》云:“五月,……蓄兰为沐浴也。”唐韩鄂《岁华纪丽》注:“午日以兰汤沐浴。”故唐宋以来,便称端午为“浴兰令节”)、艾节(因五月初五家门悬挂艾叶以辟邪而来)、诗人节(为纪念屈原,于佑任曾请定五月初五为诗人节,并题有一诗,遂有此称)等。


  六月初六。又称天贶节(贶,读如况,赐也。宋大中祥符四年,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,定为天贶节)等。


  六月二十四。又称荷花生日(见沈朝初《忆江南》注)。


  夏至。又称长至(《礼记·月令·仲夏之月》:“是月也,日长至。”疏:“长至者,谓此月之时,日长之至极。太史漏刻,夏至昼漏六十五刻,夜漏三十五刻,是日长至也。”是以称夏至为 “长至”,夏至为一年中白天最长之日,冬至为最短之日,与夏至相比,冬至则称“短至”。但因冬至日过后,白天日渐加长。故亦有称冬至为长至者,谓长日子开始来到)等。


  七月初七。又称巧日、乞巧节(《荆楚岁时记》说,七月七日,牵牛织女会天河,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以乞巧。遂称七月初七为巧日、乞巧节)、双星节(七月七日,牛郎与织女相会)等。


  七月十四。又称秋禊(每年七月十四日在水边举行的修禊活动。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及其素秋二七,天汉指隅,民胥祓禊,国于水游。”可见汉末已经流行。参见三月初三“上巳”)等。


  七月十五。又称中元(见正月十五“上元”)、盂兰盆节、鬼节(佛教传说,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中,食物入口,即化为烈火。目连求救于佛,佛为他说盂兰盆经,叫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救其母。于是七月十五有“盂兰盆节”之称。因此日有施饿鬼等迷信活动,民间又把此日称为“鬼节”)等。


  八月初五。又称千秋节(因唐玄宗生日而来。参见五月初五“端午”)、天长节(《明皇实录》:“开元十七年,百官上表请以八月初五日为千秋节。天宝七年改为“天长节”)等。


  八月十五。又称中秋节(以八月十五居秋季三个月之中也)、秋节(即中秋节)、团圆节(《帝京景物略》:“八月十五日,女归宁,是日返其夫家,曰团贺节。”今俗仍有此名)等。


  九月初九。又称重阳(古以九为阳数,九月而又九日,故称重阳)、重九(源同重阳)、九日(即重九,《艺文类聚》四引《续晋阳秋》:“世人每至九日,登山饮菊酒。”六朝以来诗题以 “九日”者,皆指重九节)、菊节(因古人于重九登山饮菊花酒之习俗而得名)、黄花节(黄花,菊之别名)、暮节(南朝时即有此称。谢灵运《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》诗有“云旗兴暮节”句,暮节即指重九。唐司空图《重阳》诗之“亦应知暮节”,义亦同)、登高节(《全国风俗志》:“重阳节,又名登高节,因桓温举家于是日登高避劫而来)等。


  十月十五。又称下元(见正月十五“上元”)等。


  冬至。又称短至(见夏至“长至”)、亚岁(汉末即有此称。曹植《冬至献履袜颂表》:“亚岁迎祥,履长纳庆。”)等。


  十二月二十四。又称送灶日、灶日、小年(是日民间送灶王上天)、交年(《东京梦华录》:“二十四日交年。”)。


  十二月二十八。又称小除、小除夕(时在除夕前一日)、小年夜等。


  十二月三十。又称岁除(旧俗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,谓之逐傩,逐除,故后以年终之日为岁除)、除夕(本指岁除之夜,后亦用指年三十这一天)等。


  春节。又称华节、良节、芳节、嘉节、诏节、淑节。(皆见《纂要》。“华”、“良”,“芳”、“嘉”、“诏”、“淑”诸字,皆含美好之意。)


  董勋《问礼俗》云:“正月一日为鸡,二日为狗,三日为羊,四日为猪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为人。”故正月初一称“鸡日”,初二称“狗日”,初三称“羊日”,初四称“猪日”,初五称“牛日”,初六称“马日”,初七称“人日”。


 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,称“春社日”。


  清明前一日,称“寒食节”(不用火)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说,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(有时是一百六日),故又称“一百五”(温庭筠《寒食节日寄楚望》诗:“时当一百五。”“一百五”就指寒食节)。


 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,称“秋社日”。


  冬至前一日,称“小至”。


  每月初一,又称“朔”、“月朔”、“月旦”(魏晋时即有此称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顾和始为扬州从事,月旦当朝,未入顷,停车州门外。”)、“月额”(南北朝时候即有此称。梁元帝《金楼子》六自序:“孟秋之月,阳亢日久,月旦虽雨,俄而便晴。有人云:谚曰‘雨月额,千里赤。’”这里“月额”与“月旦”并用,月额,即月旦也,即指初一)、“吉”(《周礼·地官大司徒》注:“吉,朔日也。”)、“吉月”(《论语·乡党》注:“吉月,月朔也。”)、“月吉”(《周礼·地官·簇师》:“月吉,每月朔日也。”亦指正月初一)等。


  每月初三,又称“朏(朏,读fěi。本指新月初见貌,引申为训明。《书·召诰》:“三月,惟丙午朏”。传:“朏,明也。月三日明生之名。”因以代称每月初三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下:“古文《月采篇》曰‘三日曰朏’。”)。


  每月十五,又称“月半”。


  大月十六,小月十五,又称“望”(《释名·释天》:“望,月满之名也。月大十六日,小十五日,日在东,月在西,遥相望也。”故以称此两日。但通常指十五日)、“月望”(犹“望”也。《资治通鉴》一○三晋成安元年注:“至十五日,日月相望,谓之月望。”)、“望日”等。


  每月最后一日,称“晦”(晦,月尽也。《春秋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甲午晦,晋侯及楚子、郑伯战于鄢陵。”甲午晦,谓甲午这一天正是月末)。


  每月前十日,称“上澣”(澣,读huǎn。唐制,官吏十日一休沐。沫谓澣。)、“上浣”(浣,同澣);中十日,称“中澣”、“中浣”;后十日,称“下澣”、“下浣”。若落款作“季春中浣四日”,即三月十四日;若作“蒲月下澣七日”即五月二十七日。


  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初一,又称“吉日”(《周礼·地官·党正》:“四时之孟月吉日。”注:“四孟之月朔日。”)。


  一年还有二十四个节气,如果恰好碰上某个节气,落款时表日期亦可写节气名。这些节气是:立春,雨水,惊蛰,春分,清明,谷雨,立夏,小满,芒种,夏至,小暑,大暑,立秋,处暑,白露,秋分,寒露,霜降,立冬,小雪,大雪,冬至,小寒,大寒。


  还有以韵目代日者。如一日为东先董送屋,九日为佳青蟹泰屑,十六日为铣谏叶,二十一日为马箇,等等。1927年5月,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,因时在二十一日,该日电报代日韵目为“马”字,故称“马日事变”。以韵代日,用于公历。而此前所述之年月日,均为阴历。对联落款,通常也只用阴历纪时,故其日期不宜用代日韵目表示。
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